东山再起的主人公
“东山再起”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、军事家谢安。他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声望,但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,选择隐居在会稽东山,与王羲之等人交游,吟诗作赋。直到四十多岁时,他才重新出山担任要职,后来官至宰相,并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东晋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后人将他重新出山担任要职的事件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隐退后再度出任要职,或者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的情况。
谢安东山再起典故
“东山再起”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主要来源于东晋时期的名士谢安。谢安,字安石,出身于陈郡谢氏,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化名人。他少年时就以才学著称,但并不急于仕途,反而选择了隐居生活。
谢安最初隐居在会稽郡的东山(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),与王羲之、许询等名士交游,过着游山玩水、吟诗作文的悠闲生活。随着谢家在朝中势力的衰微,特别是弟弟谢万因北伐失败被免职后,谢安开始有了仕进之意。当时,他已四十多岁,应征西大将军桓温之邀,担任其司马,开始了仕途生涯。这一转变,后来被提炼为“东山再起”的成语,用以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或再度出任要职。
谢安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显著的成就,尤其是在淝水之战中,他以少胜多,成功击败前秦的大军,为东晋赢得了重要的胜利。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,使他成为了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,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。
“东山再起”这个成语,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境,用来形容人们在遭遇挫折或失势之后,通过不懈努力,再次取得成功或恢复地位。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,不仅反映了谢安个人的才华和经历,也体现了东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处世哲学。
东山再起典故人物
“东山再起”这个成语的典故与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谢安有关。谢安,字安石,出身于陈郡阳夏(今河南省太康县)的名门望族。他自幼聪明过人,才学过人,书法尤为出众。年轻时,谢安并不愿意涉足官场,曾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(今浙江省绍兴市)的东山,与王羲之等名士交游,过着游山玩水、吟诗作对的生活。
后来,由于家族势力的衰微和国家危难,谢安在四十多岁时决定出山,应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请,担任司马一职。此后,他步步高升,最终成为东晋的宰相。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,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,以少胜多,成功击退了前秦的大军,为东晋赢得了数十年的和平与安定。
谢安的这次复出,因其之前隐居东山,后来再度出仕并建立卓越功勋,被后人称为“东山再起”。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在遭遇挫折或失势之后,经过不懈努力,再次获得成功或权力的人。关于“东山再起”中的“东山”,普遍认为指的是谢安曾经隐居的会稽东山,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上浦镇境内的山。也有说法认为“东山”可能指的是今天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一座山,但这一点存在争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