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株待兔的主人公是谁
守株待兔的主人公是宋国的一个农夫。这个故事最早见于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”故事通过这个宋国农夫的经历,告诫人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,如果不付出努力,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,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。这个故事也常用来讽刺那些不知变通、死守狭隘经验的人。
守株待兔的主人公名字
守株待兔的主人公是宋国的一个农夫。这个故事最早见于《韩非子•五蠢》中,讲述了这位农夫因为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中的树桩上,便放下农具,每天守在树桩旁边,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,结果兔子没有再得到,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。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,如果不付出努力,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,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。
守株待兔讲了一个什么故事
守株待兔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,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,他的田地里有一个树桩。一天,一只兔子在奔跑中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,脖子折断而死。农夫没有费任何力气就得到了这只兔子,于是他便放下农具,每天守在树桩旁边,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。他再也没有得到兔子,反而成了宋国人的笑柄。
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告诫人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。如果不付出努力,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,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。它也讽刺了那些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永恒不变的规律,不肯积极努力,只想得到意外收获的人们。我们不应死守教条规矩,而应积极主动地创造成果。
成语“守株待兔”由此而来,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,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、只依赖偶然机会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