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度陈仓是哪位人物的典故
“暗度陈仓”这个典故出自《史记·卷八·高祖本纪》,是关于汉人韩信的故事。在楚汉争霸时期,刘邦的军队首先进入关中,攻进咸阳。后来项羽进入关中,逼迫刘邦退出关中,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。刘邦退守汉中后,为了麻痹项羽,他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,表示不再返回关中。但实际上,刘邦并没有放弃争夺天下的野心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,韩信派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,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,但实际上却暗中绕道奔袭陈仓,取得了胜利。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,实际上却另有打算。
暗度陈仓是张良计还是韩信
“暗度陈仓”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谋略之一,其全称是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最早出自司马迁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。这一计谋是由刘邦的大将韩信所策划和实施的。
在楚汉战争中,刘邦为了迷惑项羽,防止章邯入侵,采取了韩信的计策。韩信派兵公开修复栈道,以此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同时秘密派遣主力部队通过小道绕道陈仓,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,迅速攻下咸阳,占领了关中。
这个计谋的成功,不仅展现了韩信的军事才能,也为刘邦的汉王朝事业奠定了基础。它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著名的范例,被后世广泛研究和赞誉。
在后世的文学和戏剧作品中,如元代戏剧《暗度陈仓》中,也有对这一计谋的描述,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故事的了解和印象。
总的来说,“暗度陈仓”是韩信的计谋,而不是张良的。张良在刘邦去汉中途中建议烧毁栈道,以表示不再回关中,这是另一个计策,与“暗度陈仓”不是一回事。
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简介
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是一个著名的成语,源自秦末汉初的历史故事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采取一种表面上的行动来迷惑对方,而实际上却在秘密进行另一种行动,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。
故事背景是这样的:秦朝末年,刘邦和项羽推翻了秦朝的统治。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,而刘邦则被封为汉王,统治偏远的汉中和巴蜀地区。刘邦在去封地的途中,按照谋士张良的建议,烧毁了长达数百里的栈道,以此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返回关中的意图,从而减少了项羽对他的戒备。
后来,刘邦觉得时机成熟,决定出兵关中。大将韩信提出了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的计策。他们派人公开修复栈道,装作要从这里进攻,实际上却秘密地率军通过另一条小路,即陈仓道,突袭了陈仓城。守将章邯没有预料到这一招,因此被刘邦的军队攻了个措手不及。刘邦的军队很快攻占了陈仓,并继续进军占领了关中,为最终战胜项羽、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。
这个成语强调了用计谋和策略来迷惑敌人,从而取得战斗的主动权。在现代,这个成语也被用来比喻在商业、政治等领域中,通过表面的行动来掩盖真实的意图,以达到某种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