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深圳翰邦教育培训学校官网

招生资讯

翰邦教育培训学校
当前位置:翰邦培训官网 > 招生资讯 > 你被名校和学历的问题困扰过吗?怎么走出来呢?
你被名校和学历的问题困扰过吗?怎么走出来呢?
时间 : 2020-08-13 14:45 浏览量 : 1663


我是新疆人,在读大三学生,公共事业管理专业,双非学校。

 

毕业之后,我很想去更大的平台发展,提升自己。

 

最近了解到快消行业和管培生,感觉挺不错的,但这类工作大部分是中外合资的企业,总部大多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,求职竞争力大。大部分求职人员都是985、211或外国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。

 

我想知道如果我去应聘这些大公司,是否有机会?他们会要我这样来自偏远地区,没有名校学历的普通学生吗?


这是“领英诊所”第六期的读者来信。

 

这位读者的困扰,想必说出了很多非名校毕业生的心声,尤其是在今年的困难形势下。

 

很多年轻毕业生都会有这样的梦想,希望去一线大城市,希望拿到大公司的offer,但现实也的确凛冽。


进入名企的竞争激烈程度,与当年高考争进名校一样,不分伯仲。名企也的确往往优先考虑名校的优秀毕业生。

 

那么,作为一个非名校毕业生,难道就此便干脆偃旗息鼓,放弃野心吗?

 

如果站在普通起跑点上,又不想“认命”,那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实现突围呢?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 



 


认清现实保护好雄心

做好“从长计议”的打算

 

首先我们要承认一点,对于零工作经验,或者是没有突出工作业绩的求职者而言,HR在看简历做初步筛选时的第一参考值,的确会是求职者毕业的院校,以及ta在校时的成绩和表现。

 

所以今天这位读者的“担忧与顾虑”,无疑是符合实际的。

 

这个“择人”标准,虽然听着有点“势利”,但的确有它的合理性。


能考进名校,通常意味着学习能力强,学习态度和责任心过关,这还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底层能力、基础综合素质。

 


我自己作为团队leader也算带人、阅人无数,大概率上讲,同样是新人入职,名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、工作能力,确实会明显强于非名校毕业生。


当然,后续发展力如何,取决于个人后天的选择和努力程度。

 

所以,我不想不切实际地打鸡血灌鸡汤,让大家觉得“这是一个遍地奇迹的世界”;让大家认清楚现实,才能真正打好一场有准备的仗。

 

对于想获得突出职业成就的非名校毕业生而言,既要有不认命、敢做梦的雄心,同时也要能调整好当下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的残酷、竞争的激烈。


这样才不会因为“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太大”,受挫到连野心都丢了。

 

你应该明白的是,人生是场长跑,眼下你未能赢在起点,但你可以“从长计议”,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与规划。

 

下面,我们说说具体的方法。

 

考研升级学历

我身边的三个真实案例

 

既然用人单位的确青睐名校毕业生,通过考研来升级学历背景,的确是一个突围的好路径。

 

去年,我的一位前助理就在工作几年之后,考上了北大心理系的研究生。

 

我的这位助理毕业自普通的二本,日语专业,毕业后进了大连一家普通的小企业做行政工作,因为关注了我的微信公号,后来成了我的兼职助理。


在跟我做了快一年的助理后,有一天她来跟我辞职,说想全心投入考研。为此,她也辞去了自己的全职工作。她报补习班,复习了整整一年,最后如愿考上了北大的心理系研究生。

 

我相信她未来的职业选择面一定会宽很多。不只是因为她的名校背景,更因为她的这番“逆袭”本身,足以证明她的人生态度与能力,而她在北大的学习也必然会全面提升她的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。



在我的朋友中,还有两位也是起点不高,但成功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。

 

一位是专科学历,毕业后在一家很小的单位做了五年行政工作,但他坚持在这五年里读书、学习,最后考上了南大的研究生。现在,他是南大的副教授。

 

还有一位,“双非”院校的本科,但也通过努力考上了南大的研究生,后来又考取了复旦的博士,现在浙大做副教授。

 

可见,人生是场长跑。翻盘的机会,并不只存在于“起点”位置。

 

但我还想特别指出的一点是:与其说他们实现人生翻盘,靠的是名校光环,不如说,他们靠的是名校标签所代表的实力。

 

归根结底,“标签”起到的作用总是有时效的,时效一过,兜底的还是实力。

 

学历不够能力凑

先从争取免费实习开始

 

通过考研给自己赢得一张“带有光环效应的名片”是一种路径,靠自身硬核能力通关,是另一条有效路径。但难点在于,你如何让大公司有机会认识到你能力突出?

 

双非应届生通过应聘的方式去进入大公司,这当然极其难,但你可以尝试的是,在求学阶段就去争取实习机会,做免费的实习生。


申请做实习生的难度,总是比正式应聘的难度小很多。如果你能在实习阶段表现突出,在一众实习生中给主管留下深刻的好印象,毕业时再正式求职自然也多了几分可能性。

 

至于实习生怎样可以把工作做得漂亮,并给领导、同事留下好印象,限于篇幅,本文不做详细介绍,下回可以单讲。

 

以退为进

先在小公司磨刀蓄能

 

不能进入大公司,选择小公司也并不必然是个坏的选择。其实,选对了小公司,收获甚至更大。以退为进既是一种智慧,也是策略。

 

我的兼职助理小A是名传媒系的大三学生,也曾在大的广告公司实习过。在给我做了一个月助理之后,她由衷跟我说,在我这里收获的成长最大。而我这儿,显然只是家小公司。



她在大公司实习,被指派的实习指导人最多是一个部门的manager,甚至是更基层的职员,她不可能直接跟着“大老板”学习、工作,除非是有特殊关系。


但是,在小公司不同,她可以直接面对我这个“老板”,因为小公司通常都是扁平化的管理层级。


我不敢说自己多牛,但作为一个有中西20年职场经验的老司机,创业五年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,也曾做过大型文化国企伦敦公司的总经理,我自信还是比一般大公司的部门经理或者基础职员要经验更丰富。


那么,即便是同样愿意倾心培养新人,一个更有经验的人,可教授的干货还是会更多。

 

并且,不可否认,大公司里的“办公室政治”也通常会更复杂,一个新人初来乍到,未必会得到自己line manager(上司)的倾心培养与提携。不像小公司,相对简单,老板通常只看重实效。

 

此外,在大公司,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,很多岗位需要的是你扮演好你这个岗位的那颗“螺丝钉”,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

而小公司因为规模小,通常每个人都要完成multi-task,成为一个全能、高效的多面手,这对了解业务全流程、培养大局观、锻炼综合素质、统筹思维都非常有帮助。


如果未来想自己创业,这些素质就更加重要。

 

所以,选对了小公司,在业务能力上获得的锻炼与成长,未必小于大公司。


终究,我们未来在职场打拼,靠的还是里子。先在小公司磨刀蓄能,打造硬核实力,将来不论是要跳槽去大公司,还是想自己创业,都不失为一个良策。

 

职场进阶是场持久战

大公司并非幸福终点站

 

在讲述了四种“双非”大学生的突围路径之后,我还是想回到价值观层面来讲讲。

 

第一,对于任何人而言,职场进阶升级打怪,都是一场持久战。

 

名校光环和它的标签效应,会在起跑时有领先优势,但这个“优势”,只是阶段性的。核心竞争力的培养,职场各项资源的积累,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、也需要对的方法,包括遇到好的mentor。


所以,非名校毕业的学生,无需灰心,只要你有从长计议的眼光、肯打这场持久战。看看董明珠,她也不是名校毕业,进格力做销售时已经36岁,可她直到现在也很能打。

 


第二,进入大公司,也并非就自动抵达了人生的幸福终点站。

 

一个人的幸福与价值实现,其实并不在于进入了哪家大公司,而取决于ta为什么活,怎么活。

 

如果人生的全部幸福与意义感都只维系在“进了什么公司,挣了多少钱”,这样的人生支点其实很脆弱,也很容易崩塌。比如,万一你未通过大公司严苛的考评被辞退,或者被降级降薪呢?


Facebook是大公司吧,可它自杀的员工不是一例两例了。就在去年9月,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华裔程序员还跳楼自杀了。

 

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大公司或者创业,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有野心、火热燃烧、竞争激烈的生活。认清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边界,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更重要。

 

最后,希望大家在想“找工作”这个问题之前,先做好“认识自己”的功课。你的人生目标、幸福感、意义来自哪里?你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?

 

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启发有帮助。



你被名校和学历的问题困扰过吗?怎么走出来呢?



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作者整理发布或转载,仅作为交流和学习使用,方便网友了解信息,并不具有权威性和确定性,具体规定均以当年当地政策规定为准。
标签:
cache
Processed in 0.003706 Second.